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

被引:6
作者
韩玉华
机构
[1]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中介语; 偏误分析; 普通话; 粤方言; 普通话水平测试;
D O I
10.16499/j.cnki.1003-5397.2006.03.019
中图分类号
H102 [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普通话];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部分的测试中,常因偏误失分。笔者从测试员的角度,运用中介语理论及偏误分析理论,对测试中的语料进行抽样,从中提取典型的词汇、语法等偏误,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词汇、语法句式结构、衔接以及语用四种偏误类型,并尝试阐释各种偏误的成因,希望这些真实的例句分析能为香港地区的普通话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 [J].
赵金铭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02) :1-9
[2]   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 [J].
辛平 .
汉语学习, 2001, (04) :67-71
[3]   外国学生的汉语中介语现象再认识 [J].
徐子亮 .
汉语学习, 2001, (01) :63-70
[4]  
历史回眸: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J]. 王建勤!100083.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02)
[5]   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 [J].
李大忠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99, (02) :110-119
[6]   论引导偏误与中介语现象 [J].
梁继超 ;
张如芳 .
汉语学习, 1997, (06) :30-34
[7]   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 [J].
王建勤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04) :105-120
[8]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 [J].
赵金铭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02) :4-20
[9]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 [J].
鲁健骥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94, (01) :49-64
[10]   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究 [J].
孙德坤 .
语言文字应用, 1993, (04) :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