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堆肥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48
作者
杨延梅 [1 ]
席北斗 [2 ]
刘鸿亮 [1 ]
魏自民 [3 ]
杨志峰 [1 ]
张相锋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堆肥; 餐厨垃圾; 理化特性; 变化规律;
D O I
10.13198/j.res.2007.02.74.yangym.015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和泔脚,二者的化学组成、物料结构以及初始微生物量均存在差异.对厨余和泔脚分别与相同质量比的木屑混合堆制的一次好氧堆肥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好氧堆肥条件下,二者的特性变化不同:与厨余堆肥系统相比,泔脚堆肥系统初始水溶性w(C)/w(N)高,堆肥pH较低,高温持续时间长,CO2释放率高,NH3挥发少,氮素损失低,堆制后堆肥含氮量升高;但泔脚一次堆肥所需时间偏长,应采取有效方法加速其堆肥进程.厨余堆肥系统升温快,堆肥周期短,但生物可利用碳的短缺造成系统氮素损失量大,可采用在厨余堆肥中添加适当碳源等措施来减少氮素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
    梁政
    杨勇华
    樊洪
    杨秀勇
    高文凯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4, (08) : 36 - 38
  • [2]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进展
    李海生
    刘光辉
    刘亮
    李鱼
    刘鸿亮
    陈复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 77 - 80
  • [3]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黄得扬
    陆文静
    王洪涛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01) : 12 - 18+71
  • [4] 双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无害化、资源化研究
    华德尊
    李春艳
    宋玉珍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6) : 16 - 18
  • [5] 易腐性有机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技术途径比较
    吕凡
    何品晶
    邵立明
    李国建
    陈世和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08) : 46 - 50
  • [6] 垃圾堆肥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席北斗
    刘鸿亮
    孟伟
    王琪
    黄国和
    曾光明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2) : 58 - 60+64
  • [7] 上海市餐厨垃圾的管理
    夏越青
    周迎艳
    [J]. 环境卫生工程, 2003, (01) : 43 - 45
  • [8]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
    吕凡
    何品晶
    邵立明
    李国建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 233 - 238
  • [9] 猪粪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变及腐熟度研究
    黄国锋
    钟流举
    张振钿
    吴启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 1459 - 1462
  • [1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