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抑或中等收入群体——当前中国中间阶层的再审视

被引:13
作者
朱斌 [1 ]
范晓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中产阶层; 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中等收入群体"成为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热点,但该概念与社会学传统的"中产阶层"概念的关系至今还缺少理论与经验的系统分析。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虽然"中等收入群体"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学科,但与社会学的等级分层逻辑并无二致。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基础差异,"中产阶层"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结构性位置,而"中等收入群体"则是以经济资源为基础的等级性位置,这种差异又进一步决定了二者的功能分异。对CGSS 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关系结构之间的内在紧张使得阶层位置与社会秩序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因此阶层对社会政治领域的现象会有更强解释力;而经济资源的多少则是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前提条件,故而收入群体更适合解释经济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254 +254-2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产阶级的“元问题” [J].
李路路 ;
孔国书 .
开放时代, 2017, (03) :90-100+7
[2]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J].
李春玲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 21 (02) :101-107
[3]   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 [J].
朱斌 .
社会学评论, 2017, 5 (01) :9-22
[4]   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倾向——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 [J].
张翼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74-97+243
[5]   城市中产阶层的改革态度:利益驱动与理念牵引 [J].
孙明 .
江海学刊, 2015, (05) :114-121
[6]   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 [J].
李培林 ;
朱迪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1) :45-65+203
[7]   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8) :109-128+206
[8]   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考察 [J].
史为磊 .
求实, 2014, (02) :4-8
[9]   中产阶级、政治民主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 [J].
娄春杰 .
社会主义研究, 2014, (01) :167-172
[10]   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 [J].
李路路 ;
陈建伟 ;
秦广强 .
社会, 2012, 32 (05) :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