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伪狂犬病的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娄高明
机构
[1] 广东省兽医生物技术实验室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DNA检测; PCR; 建立; 应用;
D O 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1398
中图分类号
S852.65 [家畜病毒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文献 ,通过计算机分析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virus ,PRV)gB 基因2 81bp片段的引物 ,上游引物 (P1)位于gB 基因的 182 7~ 185 1位 ,下游引物 (P2 )位于 gB 基因的 2 0 83~ 2 10 7位。以PRV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 ,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和试剂工作浓度 ,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保存的 16株伪狂犬病强弱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 ,均获得了 2 81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可是 ,对正常细胞与其它 6种引起猪病毒性疫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对扩增产物测序 ,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 ,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 ,其最低检出量为 15 8pg。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 3种方法检测 1994~ 2 0 0 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 ,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 χ2 分析 ,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 2种方法。对 1999~2 0 0 1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 76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 348份病料进行检测 ,检出阳性病料 6 8份 ,病料阳性率为 19 5 4 % ;检出阳性猪场 2 7个 ,猪场阳性率为 35 5 3%。对 2 7个阳性猪场分析发现 ,种猪场阳性率为 7 4 1%(2 / 2 7) ,商品猪场阳性率为 92 5 9%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伪狂犬病抗原抗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J].
娄高明 ;
杜伟贤 .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 (01) :10-12
[2]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J].
娄高明 ;
陈志荣 ;
郭万柱 ;
王琴 ;
汪铭书 ;
颜其贵 ;
邹啸环 ;
费恩阁 .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8, (04) :45-49
[3]   PRV闽A株BamHI片段克隆及其第7片段的鉴定 [J].
娄高明,费恩阁,宣华,李佑民,郭万柱,汪铭书,冯炳芳,韩素文,俞伟源 .
中国兽医学报, 1996, (02) :108-112
[4]  
Latency of a thymidine kinase-negative pseudorabies vaccine virus detected by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D. M. Volz;K. M. Lager;W. L. Mengeling.Archives of Virology.1992, 3
[5]  
集约化养猪技术与疾病防治.[M].娄高明;郭万柱;徐兰芳 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动物病毒学.[M].殷震;刘景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