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对阻高和副高逐日变化的响应关系

被引:15
作者
陈菊英 [1 ]
冷春香 [2 ]
程华琼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江淮流域; 强降水; 阻高; 副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淮流域是我国暴雨频发的地区之一,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北半球两个主要的大气环流系统.本文统计分析了1971~2003年期间乌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逐日强度变化特征,研究了乌山阻塞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对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多数强暴雨过程发生在乌山阻高的减弱期,在乌山阻高的建立和加强期较少有持续性暴雨发生.乌山阻高的突然减弱是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发生的强信号之一.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登陆是江淮流域强暴雨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12 / 10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近50年中国汛期暴雨旱涝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J].
冷春香 ;
陈菊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2) :1-9
[2]   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J].
程华琼 ;
陈菊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465-473
[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及其对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 [J].
占瑞芬 ;
李建平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4, (03) :294-307
[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异常与华北夏季酷暑 [J].
卫捷 ;
杨辉 ;
孙淑清 .
气象学报, 2004, (03) :308-316
[5]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J].
李峰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4, (03) :347-354+324
[6]   中纬度阻塞高压指数与华北夏季降水的联系 [J].
李春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4) :458-464
[7]   副热带高压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吴国雄 ;
丑纪范 ;
刘屹岷 ;
张庆云 ;
孙淑清 .
大气科学, 2003, (04) :503-517
[8]   西太平洋副高在1998年和2001年梅汛期长江大涝大旱中的作用 [J].
冷春香 ;
陈菊英 .
气象, 2003, (06) :7-11
[9]   新疆北部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 [J].
魏香 ;
陈菊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4) :753-759
[10]   1998年夏欧亚阻塞高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陈希 ;
沙文钰 ;
李妍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6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