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及贡献度分解

被引:17
作者
张露 [1 ]
龚承柱 [1 ]
李兰兰 [1 ,2 ]
帅传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 供需关系; 重心迁移; 夏普利值; 贡献度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和清洁的能源正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关键,研究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可以厘清天然气供需空间迁移的发展方向和平衡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供需现状,然后运用重心理论研究了中国天然气2000-2011年供需重心迁移路径,进而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计算不同区域对重心迁移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不存在交叉,其中生产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消费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且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量比消费重心迁移量大,消费重心变动比生产重心变动更加剧烈,天然气供需不均衡加剧。在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过程中,西北片区对产量迁移的贡献度最大,华东片区对消费量迁移贡献度最大。根据天然气供需重心的迁移方向和区域贡献度可以发现,提高国内常规气田产能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对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平衡天然气供需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 [J].
朱永彬 ;
刘昌新 ;
王铮 ;
史雅娟 .
中国软科学, 2013, (02) :35-42
[3]   中国天然气市场演变及其保障研究 [J].
肖建忠 ;
胡超 ;
王小林 ;
成金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143-153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 [J].
董大忠 ;
邹才能 ;
杨桦 ;
王玉满 ;
李新景 ;
陈更生 ;
王世谦 ;
吕宗刚 ;
黄勇斌 .
石油学报, 2012, 33(S1) (S1) :107-114
[5]   系统重心迁移的贡献度分解方法 [J].
叶明确 .
系统管理学报, 2012, 21 (04) :559-563+570
[6]   我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J].
史立军 ;
周泓 .
中国软科学, 2012, (03) :162-169
[7]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J].
樊杰 ;
陶岸君 ;
吕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1) :87-95
[8]   重心研究方法在中国产业与经济空间演变及特征中的实证应用 [J].
冯宗宪 ;
黄建山 .
社会科学家, 2005, (02) :77-80+83
[9]   解释中国农村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一种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04, (08) :117-127
[10]   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 [J].
李仪俊 .
人口研究, 1983, (01) :28-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