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48
作者
雷延昌
郝友华
田拥军
孟忠吉
王宝菊
田德英
赵西平
杨东亮
机构
[1]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 基因型; 多聚酶链反应,多对引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湖北地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190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52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22例、原发性肝癌28例,应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的基因型。 结果 多对HBV型特异性引物法可快速准确鉴定HBV的基因型。190份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40例(73.7%),C基因型42例(22.1%),BC混合型8例(4.2%),未发现A、D和E基因型;B基因型在重型肝炎和肝癌患者中占绝对优势,分别为87.5%和89.3%,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的67.3%;B基因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253.1±306.7)U/L高于C基因型患者的(154.1±192.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BsAg携带者外的慢性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患者血清抗-HBe阳性率50.5%(53/105)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18.5%(5/27),P<0.01。 结论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分型方法可用于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湖北地区存在HBV的B、C和BC混合基因型,B型为本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并在严重肝病和肝癌中的比例较高,基因型的分布可能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单纯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携带者表面抗原氨基酸置换的频率和特征 [J].
夏国良 ;
OmanaV.Nainan ;
贾志远 ;
王继杰 ;
刘洪斌 ;
李荣成 ;
曹惠霖 ;
刘崇柏 ;
HaroldS.Margolis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1, (03) :13-16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3]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研究的新方法 [J].
何建文 ;
何丽芳 ;
姚忻 ;
闻玉梅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