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白云岩储层孔隙成因探讨及对储层预测的指导意义

被引:75
作者
赵文智 [1 ]
沈安江 [2 ,3 ]
郑剑锋 [2 ,3 ]
乔占峰 [2 ,3 ]
王小芳 [2 ,3 ]
陆俊明 [2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储层分布规律;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蒸发潮坪白云岩储层、蒸发台地白云岩储层、埋藏白云岩储层和热液白云岩储层为例,系统阐述了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的成因,指出原岩(石灰岩)特征和各种溶蚀作用主导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并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白云石化是重要的孔隙建造作用.蒸发潮坪白云岩储层的孔隙形成于表生期大气淡水对膏云岩中石膏及未云化灰质的溶蚀;蒸发台地白云岩储层的孔隙形成于表生期大气淡水对石膏及未云化文石或高镁方解石颗粒的溶蚀;埋藏白云岩储层的孔隙主要是对原岩孔隙的继承和调整,埋藏溶蚀作用对孔隙建造有一定的贡献;热液白云岩储层晶间孔可能形成于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或是对原岩孔隙的继承和调整,晶间溶孔和溶洞形成于热液溶蚀作用.白云岩的分布与白云岩储层的分布不完全吻合,白云石化作用总能形成白云岩,但不一定是白云岩储层.蒸发潮坪白云岩储层侧向上分布于蒸发潮坪膏云岩带,带状或准层状分布,受相带控制,垂向上分布于向上变浅的蒸发潮坪旋回顶部(层序界面之下)的膏云岩中,多套叠置.蒸发台地白云岩储层侧向上分布于蒸发台地(盐湖)周缘及膏盐层之下,环带状及层状分布,受相带控制,垂向上分布于向上变浅旋回顶部(层序界面之下)的礁滩相白云岩、膏云岩中,多套叠置.埋藏白云岩储层侧向上分布于台缘或台内白云石化(交代或重结晶)的多孔礁滩相沉积中,受相带控制,垂向上分布于向上变浅旋回顶部(层序界面之下)的晶粒白云岩中,多套叠置.热液白云岩储层沿断裂、不整合面等热液通道呈准层状、透镜状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925 / 19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类型与分布特征 [J].
赵文智 ;
沈安江 ;
胡素云 ;
潘文庆 ;
郑剑锋 ;
乔占峰 .
岩石学报, 2012, 28 (03) :758-768
[2]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J].
赵文智 ;
沈安江 ;
胡素云 ;
张宝民 ;
潘文庆 ;
周进高 ;
汪泽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1-12
[3]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J].
施泽进 ;
彭俊 ;
王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1) :1-8
[4]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及识别特征 [J].
郑剑锋 ;
沈安江 ;
莫妮亚 ;
刘永福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1) :6-14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特征 [J].
何江 ;
方少仙 ;
侯方浩 ;
杨西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3) :350-356
[6]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类型及成因 [J].
沈安江 ;
周进高 ;
辛勇光 ;
罗宪婴 .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04) :19-28
[7]   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 [J].
范明 ;
蒋小琼 ;
刘伟新 ;
张建勇 ;
陈红宇 .
沉积学报, 2007, (06) :825-830
[8]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潜台及其周边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储层非均质性主要控制因素 [J].
乔琳 ;
沈昭国 ;
方少仙 ;
侯方浩 ;
傅锁堂 ;
徐黎明 ;
马振芳 ;
阎荣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12-20
[9]   世界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J].
白国平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241-250
[10]   上震旦统灯影组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 [J].
方少仙 ;
侯方浩 ;
董兆雄 .
沉积学报, 2003, (01) :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