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旅游业与交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兆峰 [1 ,2 ]
石献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吉首大学商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交通运输网; 协同发展; 武陵山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2.02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武陵山区的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铜仁、恩施州和渝东南为案例地,运用综合发展指数、最近邻指数和相对通达度指数等方法,利用2003—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分析了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对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影响,探究区域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相互作用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协同发展机制。结果发现:1武陵山区旅游与交通整体呈协同发展趋势;2交通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地区,旅游发展程度最高,空间集聚效应也最为显著;3武陵山区内各点之间相对通达度的空间差异导致旅游发展空间出现较大差异,武陵山区域内连接对外骨干高速交通网络的密度与通达性对旅游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优化旅游业系统和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证据 [J].
李如友 ;
黄常州 .
旅游科学, 2015, 29 (02) :1-13+27
[2]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模式的影响机理——以云南省为例 [J].
戢晓峰 ;
张玲 ;
陈方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202-208
[3]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陈田 ;
陆林 ;
王莉 ;
ALAN August Lew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14-233
[4]   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 [J].
王美霞 ;
蒋才芳 ;
王永明 ;
张佑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87-192
[5]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J].
杨仲元 ;
卢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7) :806-814
[6]   交通运输网对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响应的测度与差异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J].
王兆峰 ;
罗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3) :83-87
[7]   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协同演化及差异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 [J].
王兆峰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28-1338
[8]   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J].
王永明 ;
马耀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1) :86-90
[9]   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 [J].
王兆峰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0 (04) :112-116
[10]   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 [J].
陈淑兰 ;
张宏乔 ;
穆桂松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