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比较

被引:39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曲福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周转指标; 地票; 模式;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4.09.002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重庆市指标周转模式和地票交易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共性及差异,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情况,并为全国其他试点区域进行模式创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两种"挂钩"模式的设计机理相同,但具体运作形式和实施效果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两种模式是在重庆市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下出现的,并均围绕着"挂钩"指标的产生、使用和农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模式设计。在指标周转模式中,政府主导整个模式的运作,是一种趋于层级制的治理结构,而在地票交易模式中,市场则起主导作用,是一种趋于市场制的治理结构。指标周转模式中,"挂钩"指标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但伴随着较高的耕地保护风险并容易造成农民权益受损,而地票交易模式则在耕地保护和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但受限于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挂钩"指标利用效率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24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完善重庆地票制度的思考——基于地票性质及功能的视角 [J].
黄美均 ;
诸培新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6) :48-52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评价与研究展望 [J].
任平 ;
周介铭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5) :97-102
[4]   重庆地票制度风险评估研究 [J].
陈晓军 ;
张孝成 ;
郑财贵 ;
牛德利 ;
高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56-161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集体土地权益保护 [J].
谭静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2) :79-83
[6]   重庆地票制度的功能及问题探析 [J].
杨庆媛 ;
鲁春阳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2) :68-71
[7]   地票交易:体制内土地和产业的优化组合模式 [J].
程世勇 .
当代财经, 2010, (05) :5-11
[8]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