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法与国标法测定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刘波 [1 ]
张丽娟 [1 ]
苗保河 [2 ]
李向东 [2 ]
董庆裕 [2 ]
王凤娟 [3 ]
李凤兰 [3 ]
汪胜军 [3 ]
余松烈 [2 ]
刘立峰 [1 ]
机构
[1] 莱阳农学院植物科技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3]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 脂肪; 蛋白质; 近红外光谱法; 国标法;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7.01.037
中图分类号
TS214.2 [大豆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对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3种品质类型的夏大豆品种进行了密度和氮磷的组合处理,并将收获后的籽粒分别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家颁布的标准化学测定方法进行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结果发现,同一份样品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测定的结果吻合性较高,其中脂肪含量平均相差仅为-0.03%,蛋白质含量平均相差0.37%。用两种方法测得的脂肪和蛋白质数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1。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J].
李君霞 ;
张洪亮 ;
严衍禄 ;
闵顺耕 ;
李自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836-841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作物品质分析方面的应用 [J].
梁晓艳 ;
吉海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366-371
[3]   稻米脂肪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J].
王海莲 ;
万向元 ;
胡培松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8) :1540-1546
[4]   无损检测技术在花生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J].
陈红 ;
丁幼春 ;
熊利荣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 (02) :53-55
[5]   近红外分析技术辅助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育种方法研究 [J].
黄道强 ;
周少川 ;
李宏 ;
卢德城 ;
王家生 ;
肖昕 .
中国稻米, 2004, (01) :17-18
[6]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J].
陈锋 ;
何中虎 ;
崔党群 ;
赵武善 ;
张艳 ;
王德森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3) :1-4
[7]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 [J].
徐广通 ;
袁洪福 ;
陆婉珍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0, (02) :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