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 Muni盆地第四纪陆坡地震地貌学

被引:5
作者
李磊 [1 ]
李志军 [2 ]
闫瑞 [1 ]
谭卓 [3 ]
王小刚 [4 ]
都鹏燕 [5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重庆科技学院
[3] 中海油研究总院
[4]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资料解释中心
[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水道; 海底麻坑; 滑坡; 第四纪; Rio Muni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0905 ;
摘要
基于Rio Muni盆地深水区1 400 km2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第四纪陆坡开展地形、地貌单元的构型、成因及演化研究。主要取得3点结论:①依据海底坡度,研究区海底地形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②研究区发育水道(顺直水道和弯曲水道)、滑坡(陆坡滑坡和水道壁滑坡)及海底麻坑(孤立麻坑和条带状麻坑)3类典型地貌单元。上陆坡主要发育顺直水道,弯曲水道带发育在中—下陆坡。弯曲水道主要分布在南北2区,而顺直水道在南中北3区均有发育。水道的弯曲程度与海底坡度、重力流供给密切相关。③条带状海底麻坑主要分布在南北2区,孤立麻坑3区均发育。单一麻坑任意方向的剖面均具有"U"形或"V"形特征,其下方的气烟囱具有振幅增强,同相轴下拉特征。条带状麻坑分布在古水道上方或两侧的海底,其走向剖面具有脊—槽相间地形特征。古水道和浅层气的逸散是形成条带状海底麻坑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ROV study of a giant pockmark on the Gabon continental margin[J] . H. Ondréas,K. Olu,Y. Fouquet,J. L. Charlou,A. Gay,B. Dennielou,J. P. Donval,A. Fifis,T. Nadalig,P. Cochonat,E. Cauquil,J. F. Bourillet,M. Le Moigne,M. Sibuet.Geo-Marine Letters . 2005 (5)
[12]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of upper fan channel-belts on the Niger Delta slope and in the Arabian Sea[J] . Mark E Deptuck,Gary S Steffens,Mark Barton,Carlos Pirmez.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