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群落生态学研究概述

被引:16
作者
李根前
唐德瑞
赵一庆
不详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昆明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沙棘; 群落演替; 数量动态; 水土保持; 种群扩散;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0.s1.012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文献综述表明 ,学者们对沙棘的水土保持功能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在群落演替规律和数量动态方面的研究结果尚存争议和不足之处 ,这主要是由于忽视了沙棘无性系生长可塑性调节及无性系种群的多层次构件性。因此 ,今后应加强种群扩散规律、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水土保持功能与群落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深化对沙棘生态适应机理的认识 ,为沙棘群落水土保持功能持续发挥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沙棘嫩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J].
郭晶山 ;
陈世礼 .
沙棘, 1997, (03) :14-19
[2]   不同类型区沙棘群落分布特征及直径生长与环境条件关系初探 [J].
史玲芳 ;
周世波 .
沙棘, 1996, (04) :7-11
[3]   黄土高原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沙棘, 1996, (02) :29-33
[4]   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J].
邵云 .
辽宁林业科技, 1995, (04) :62-64
[5]   露天煤矿废弃地复垦中栽植沙棘试验简报 [J].
马志本 ;
卢崇恩 ;
王文英 ;
佟则昂 ;
孙志杰 ;
陈建军 ;
吴增录 ;
闫晋民 .
沙棘, 1995, (02) :34-36+38
[6]   沙棘林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效应 [J].
王占孟 .
沙棘, 1994, (03) :14-18
[7]   陕北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凋落及其动态研究初报 [J].
吴钦孝 ;
刘向东 ;
汪有科 ;
赵鸿雁 ;
韩冰 .
沙棘, 1994, (02) :24-26
[8]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沙棘生物量及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J].
张津涛 ;
张建军 ;
郭小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4) :118-124
[9]   陕北黄土高原灌木林的类型及其动态特性 [J].
朱志诚 .
陕西林业科技, 1992, (01) :36-42
[10]   人工沙棘林灰色生长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J].
胡建忠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2)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