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对水稻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杨洪建
杨连新
刘红江
黄建晔
董桂春
朱建国
王余龙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FACE; 施N量; 根系;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2-2003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施N量150kg.hm-2(LN)、250kg.hm-2(NN)、350kg.hm-2(HN)3个处理,研究了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使LN、NN、HN处理水稻抽穗期的每穴不定根数、每穴不定根总长度、每穴根系体积和每穴根干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使水稻抽穗期单位干重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α-萘胺氧化量等参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对水稻抽穗期每条不定根的粗度无显著影响;(2)FACE使LN、NN、HN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2002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4.35%,2003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3.87%;(3)FACE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抽穗期每穴不定根总长度、每穴根干重、每穴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7、0.74,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其他根系性状的关系不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221 / 12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稻米品质性状对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响应 [J].
董桂春 ;
王余龙 ;
黄建晔 ;
杨洪建 ;
顾晖 ;
彭斌 ;
居静 ;
杨连新 ;
朱建国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17-1222
[2]   开放式空气CO2增高对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J].
黄建晔 ;
董桂春 ;
杨洪建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53-257
[3]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J].
黄建晔 ;
王余龙 ;
杨洪建 ;
董桂春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4) :39-42
[4]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C3作物(水稻)与C4杂草(稗草)的竞争关系[J]. 曾青,朱建国,刘刚,韩勇,张雅莉,谢祖彬,马红亮,程磊.应用生态学报. 2002(10)
[5]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董桂春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10-1214
[6]   大气CO2与植物氮素营养的关系 [J].
杨江龙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63-166
[7]  
Elevated[CO2],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N supply effects on the turnover of below-ground carbon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J] . P. Loiseau,J.F. Soussana.Plant and Soil . 1999 (2)
[8]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the growth response of plants to an elevated ambient CO2 concentration[J] . Hendrik Poorter.Vegetatio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