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磁异常特征及对前新生代构造的指示

被引:19
作者
吴招才
高金耀
李家彪
张涛
沈中延
杨春国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磁异常; 高磁异常带; 磁静区; 断裂; 前新生代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前新生代构造,利用新近的船载磁力测量数据,对磁异常进行变纬度化极,并反演计算视磁化强度和磁源重力异常,以及对三条OBS剖面进行重磁拟合.结果认为东沙隆起高磁异常带是浙闽沿海火山岩带向西的延续,其间被NW向古老的转换边界断裂F10错断;NE向的F2断裂是高磁异常带的南界,并限制了底侵活动的北界;F3断裂在拉伸减薄前是一个薄弱带,两侧深部热状态存在差异,极有可能是晚中生代古俯冲缝合带位置.磁静区在F2和F3断裂之间的磁性层磁性减弱,主要原因是底侵活动引起的热蚀变作用影响;而在F3断裂南侧磁性层磁性较强且较为破碎,斜磁化下磁异常正负相互压制是该区形成弱正磁异常的主要原因,该区磁性层的独特特征也可能反映了"古洋壳"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292 / 33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南海东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地质解释.[D].陈冰.同济大学.2004, 03
[2]   南海北部陆缘的磁异常特征及居里面深度 [J].
吴招才 ;
高金耀 ;
赵俐红 ;
张涛 ;
杨春国 ;
王健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6) :1060-1068
[3]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吴招才 ;
高金耀 ;
赵俐红 ;
张涛 ;
杨春国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6) :162-169
[4]   南海北部古俯冲带的位置及其对南海扩张的控制 [J].
闵慧 ;
任建业 ;
高金耀 ;
左玉山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599-605
[5]   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的启示——IODP建议书735-Full介绍 [J].
李春峰 ;
汪品先 ;
Dieter Franke ;
李家彪 ;
Randell Stephenson ;
许树坤 ;
Peter Michael ;
周祖翼 ;
翦知湣 ;
李前裕 ;
刘志飞 ;
耿建华 ;
木村学 ;
阎贫 ;
丘学林 ;
王嘹亮 ;
解习农 ;
吴时国 ;
吴能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2) :1339-1351
[6]   南海磁性基底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徐亚 ;
赵百民 ;
张永军 ;
彭利丽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1) :2763-2774
[7]   深地震探测的分辨率分析——以南海北部OBS数据为例 [J].
王彦林 ;
阎贫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9) :2282-2290
[8]   基于概率成像技术的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 [J].
骆遥 ;
薛典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7) :1907-1914
[9]   南海北部陆缘磁静区及与全球大洋磁静区对比的研究评述 [J].
高金耀 ;
吴招才 ;
王健 ;
杨春国 ;
张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577-587
[10]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黄松 ;
徐亚 ;
李志伟 ;
胥颐 ;
雷受旻 ;
杨金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785-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