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9
作者
吴招才
高金耀
赵俐红
张涛
杨春国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磁场特征; 断裂; 磁静区; 下地壳高速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8.3 [海洋磁场];
学科分类号
0708 ;
摘要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南海北部陆缘磁静区及与全球大洋磁静区对比的研究评述 [J].
高金耀 ;
吴招才 ;
王健 ;
杨春国 ;
张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577-587
[2]   南海东北陆坡断裂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 [J].
钟广见 ;
吴能友 ;
林珍 ;
姚永坚 ;
易海 .
中国地质, 2008, (03) :456-462
[3]   潮汕坳陷中生界生烃历史及火成岩侵入影响分析——以LF35-1-1井为例 [J].
杨树春 ;
仝志刚 ;
贺清 ;
郝建荣 .
中国海上油气, 2008, (03) :152-156
[4]   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地壳减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张云帆 ;
孙珍 ;
周蒂 ;
郭兴伟 ;
施小斌 ;
吴湘杰 ;
庞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2) :1609-1616
[5]   地球物理资料所揭示的南海东北部中生代俯冲增生带 [J].
周蒂 ;
王万银 ;
庞雄 ;
王家林 ;
蔡东升 ;
孙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3) :209-218
[6]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J].
孙珍 ;
庞雄 ;
钟志洪 ;
周蒂 ;
陈长民 ;
郝沪军 ;
何敏 ;
黄春菊 ;
许鹤华 .
地学前缘, 2005, (04) :489-498
[7]   南海潮汕坳陷前第三纪盆地结构地球物理研究 [J].
陈冰 ;
王家林 ;
钟慧智 ;
郝沪军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1274-1280
[8]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 [J].
黄春菊 ;
周蒂 ;
陈长民 ;
孙珍 ;
郝沪军 .
科学通报, 2005, (10) :1024-1031
[9]   南海东北部的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格局研究 [J].
陈冰 ;
王家林 ;
钟慧智 ;
陈焕疆 ;
郝沪军 ;
李平鲁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2) :42-51
[10]   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主要断裂特征和动力背景分析 [J].
陈汉宗 ;
吴湘杰 ;
周蒂 ;
王万银 ;
郝沪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2) :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