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地壳减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41
作者
张云帆 [1 ]
孙珍 [1 ]
周蒂 [1 ]
郭兴伟 [1 ]
施小斌 [1 ]
吴湘杰 [2 ]
庞雄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技术部
关键词
拉张因子; 南海北部陆缘; 上地壳; 下地壳; 初始热减薄地壳; 白云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地壳拉张减薄情况以及上下地壳在拉张过程中的贡献,利用南海北部陆缘现今地壳厚度、新生代基底埋深和地表断层参数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计算了地壳在新生代的拉张因子,并绘制了拉张因子区域分布图;沿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530剖面,计算了上地壳和下地壳的拉张因子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由陆向洋,有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和拉张因子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地壳减薄与莫霍面上涌呈镜像关系.拉张因子值介于1.5~6之间,其中有2个强烈减薄中心,分别为莺歌海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通过对白云凹陷1530剖面的研究发现下地壳拉张的贡献大于上地壳.上地壳和下地壳的拉张因子的计算揭示了位于陆坡区的白云凹陷在变形前应该具有一个热减薄的初始地壳,推测与白云凹陷变形前的演化历史和新生代的构造位置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09 / 16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海东北部南澳大地震(M=7.5)震中区的地壳结构特征与震源构造 [J].
徐辉龙 ;
丘学林 ;
赵明辉 ;
孙金龙 ;
朱俊江 .
科学通报, 2006, (S3) :83-91
[2]   南海的发育机制研究:相似模拟证据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夏斌 ;
丘学林 ;
曾佐勋 ;
姜建群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9) :797-810
[3]   地球物理资料所揭示的南海东北部中生代俯冲增生带 [J].
周蒂 ;
王万银 ;
庞雄 ;
王家林 ;
蔡东升 ;
孙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3) :209-218
[4]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J].
孙珍 ;
庞雄 ;
钟志洪 ;
周蒂 ;
陈长民 ;
郝沪军 ;
何敏 ;
黄春菊 ;
许鹤华 .
地学前缘, 2005, (04) :489-498
[5]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闫义 ;
夏斌 ;
林舸 ;
刘宝明 ;
阎贫 ;
李忠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53-61
[6]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 [J].
黄春菊 ;
周蒂 ;
陈长民 ;
孙珍 ;
郝沪军 .
科学通报, 2005, (10) :1024-1031
[7]   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J].
姚伯初 ;
万玲 ;
吴能友 .
地质通报, 2005, (01) :1-8
[8]   莺歌海盆地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钟志洪 ;
王良书 ;
夏斌 ;
董伟良 ;
孙珍 ;
施央申 .
地质学报, 2004, (03) :302-309
[9]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丘学林 ;
吴世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1-9
[10]   南海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深部制约(I):幔源包体 [J].
徐义刚 ;
黄小龙 ;
颜文 ;
刘颖 ;
陈小明 .
地球化学, 2002, (03) :2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