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离散小波变换建立的Fisher判别法对海上溢油的鉴别

被引:3
作者
刘晓星
魏其功
王思童
黄义
张婷婷
齐超越
李佳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荧光特性; 离散小波变换; Fisher判别; 燃料油; 原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04 ; 082803 ;
摘要
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检测分析8种燃料油、7种中东原油、14种非中东原油的荧光特征,结合离散小波变换以及Fisher判别法建立海上溢油油种鉴别的模型。29种油样风化前后均在波长(280±2),(302±2),(332±2)和(380±2)nm处有典型的荧光峰,但在(380±2)nm处风化油样的荧光强度的离散度过大,该波长不适于油种鉴别。在db7小波基函数下对29种原始油样荧光谱图进行6层分解,提取d3细节系数特征,确定波长(255±2),(280±2),(302±2),(332±2)和(354±2)nm处的小波系数并用于Fisher判别模型建立。29种油样在(280±2)nm处均有极值点,燃料油小波系数位于44.06±5.62之间,原油位于22.47±5.12之间,此波长处的小波系数可区分燃料油与原油。建立的Fisher判别模型不仅能区分燃料油和原油还能进一步区分中东原油,Wilks's lambda分布所对应的P值分别为0和0.02,表明模型是可行的。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对风化后的建模油样的鉴别正确率达到96.6%,对非建模23种油样鉴别正确率达到95.7%。由于建模油样风化前后的修正余弦相似度为0.91~0.98,因而以未风化油样建立的油种鉴别模型同样适用于风化后油样的辨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479 / 34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多维化学指纹法鉴别长期风化的原油与船用燃料油 [J].
刘晓星 ;
刘正江 ;
张硕慧 ;
杨洋 ;
钟敏 .
海洋环境科学, 2013, 32 (04) :605-609
[2]  
Ventura G T,Hall G J,Nelson R K,et al. J Chromatogr A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