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18
作者
陈金勇
李振鹏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性;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构造作用; 主要影响因素; 碳酸盐岩储层;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的碳酸盐岩形成时间早,埋藏深,沉积环境多样,经历构造演化期次多,成岩演化复杂,非均质性强,而影响碳酸盐岩储层的因素各有不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影响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有4个:岩性、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其中成岩作用又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和复合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指白云岩化、古岩溶、溶蚀、破裂;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指胶结、充填、压实(溶)、去白云化;复合性成岩作用主要指重结晶、交代、泥晶化等。碳酸盐岩储层是岩性、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相互叠加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 [J].
吕修祥 ;
李建交 ;
汪伟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3) :1-5+9
[2]   保护碳酸盐岩储层屏蔽暂堵技术研究进展 [J].
刘大伟 ;
康毅力 ;
雷鸣 ;
李大奇 ;
刘永良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8, (05) :57-61+88
[3]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 [J].
罗平 ;
张静 ;
刘伟 ;
宋金民 ;
周刚 ;
孙萍 ;
王道串 .
地学前缘, 2008, (01) :36-50
[4]   Major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middle and large marine carbonate stratigraphic fields [J].
ZOU CaiNeng & TAO Shi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S1) :44-53
[5]   桩海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作用研究 [J].
刘树根 ;
时华星 ;
王国芝 ;
宋明水 ;
黄思静 ;
覃建雄 ;
徐春华 ;
何建军 ;
徐国盛 ;
雍自权 .
天然气工业, 2007, (10) :1-5+129
[6]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J].
陶云光 .
天然气工业, 2007, (02) :20-22+147
[7]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范嘉松 .
地学前缘, 2005, (03) :23-30
[8]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J].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5, (03) :15-22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J].
王雷 ;
史基安 ;
王琪 ;
王金鹏 ;
赵欣 ;
孙秀建 ;
赵力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4) :10-13+82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J].
朱宏权 ;
徐宏节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