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

被引:14
作者
徐振中 [1 ]
陈世悦 [2 ]
姚军 [1 ]
王永诗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信息学院
[3] 胜利油田地质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构造活动; 沉积作用; 沉积、沉降中心;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研究的薄弱增加了这一层位的油气勘探风险,限制了人们对渤海湾地区中生界的精细研究。在济阳坳陷中生界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中生代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坊子期北西向断层较强烈逆冲导致研究区发育时而分割时而相连的山间压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靠近北西向断层的东北侧且两者位置的差别较小;三台期北西向断层活动的停止导致研究区发育相互分割的山间坳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是一致的;三台晚期到蒙阴早期北西向断层复活并在蒙阴期强烈活动导致研究区发育时而分割时而相连的山间断陷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迁移到靠近北西向断层的南西侧且两者位置的差别较大;西洼期继承了蒙阴期的构造格局,但断层的活动已经有所减弱,沉积?沉降中心位置的差别逐渐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过程探讨 [J].
吴智平 ;
侯旭波 ;
李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4) :385-399
[2]   昆仑造山带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 [J].
陈守建 ;
李荣社 ;
计文化 ;
赵振明 ;
孟勇 ;
史秉德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1) :44-51
[3]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沉降中心的分布及其构造控制 [J].
佟殿君 ;
任建业 ;
李亚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80-188
[4]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构造地质研究进展综述 [J].
王根厚 ;
胡玲 .
现代地质, 2004, (04) :423-428
[5]   楚雄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J].
谭富文 ;
尹福光 ;
许效松 ;
陈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45-352
[6]   西藏金沙江缝合带西段晚三叠世碰撞作用与沉积响应 [J].
李勇 ;
王成善 ;
伊海生 .
沉积学报, 2003, (02) :191-197
[7]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J].
吴智平 ;
李伟 ;
任拥军 ;
林畅松 .
地质学报, 2003, (02) :280-286
[8]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蔡东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45-851
[9]   渤海湾复式盆地动力学探讨 [J].
何斌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1) :27-31
[10]   造山作用与沉积响应 [J].
李勇 ;
王成善 ;
曾允孚 .
矿物岩石, 2000, (02) :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