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启示

被引:21
作者
李森 [1 ,2 ]
汪建华 [2 ]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土社会; 历史脉络; 历史发展; 现代启示;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7.01.006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乡村教育是指乡村地区的教育,即县级行政区划以下的乡镇、村落的教育;它包括乡村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乡村地区其他的非正式、非正规的一切文化、风俗等教育活动。乡村教育主要以广大乡村地区的学龄儿童和村民为教育对象,旨在以教育为主要手段,促进乡村儿童和村民的自我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社会建设。纵观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史,"为农"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乡村教育在国家与乡土社会的相互博弈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完善的乡村教育制度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乡村教育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地教育特征、民办教育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优质的师资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9+190 +1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农村教育论.[M].李少元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2]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M].王志民;黄新宪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3]  
俞庆棠教育论著选.[M].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4]  
解放战争初期苏皖边区教育.[M].戴伯韬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5]  
李大钊选集.[M].李大钊 著.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