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18
作者
卢善龙 [1 ]
吴炳方 [1 ]
李发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影响因素; 遥感监测; 海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了海河流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湿地分布图,分析了湿地格局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内天然湿地面积萎缩趋势明显,由1980年的5360km2降至2007年的4331km2;人工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由1980年的3492km2增至1990年的5245km2,之后逐渐减小,至2007年降为4499km2;(2)平原区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用湿地的变化。山区湿地面积呈递减趋势,主要受河流湿地和河流洪泛湿地面积递减的影响;(3)在流域水资源三级区尺度,子牙河下游平原河流湿地和北三河下游平原农用湿地是平原区变化最为剧烈的天然和人工湿地,永定河、子牙河及大清河上游山区河流湿地及河流洪泛湿地是山区变化最为剧烈的天然湿地,而永定河、北三河及大清河山区水库/库区湿地分别是山区变化最为剧烈的人工湿地;(4)1980年,流域内河流湿地面积分布最广,之后河流湿地逐渐萎缩,而农用湿地、水库/库区湿地、海水养殖场/盐田和浅海水域湿地面积逐渐增加;(5)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湿地格局呈斑块破碎化和空间分布均匀化与孤立化的演变趋势。其中,气温升高是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总人口变化和粮食生产是主要的人类活动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71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地质要素的金衢盆地环境数值模型的建立.[D].卢善龙.浙江大学.2008, 07
[2]   华北平原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J].
马林 ;
杨艳敏 ;
杨永辉 ;
肖登攀 ;
毕少杰 .
遥感学报, 2011, 15 (02) :324-339
[3]   面向遥感监测的中国湿地区划初步构想 [J].
赵惠 ;
牛振国 .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 5 (02) :44-47
[4]   海河流域近40年来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袁再健 ;
沈彦俊 ;
褚英敏 ;
齐永青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3) :24-26
[5]   水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J].
李胜男 ;
王根绪 ;
邓伟 ;
胡远满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3) :325-331
[6]   海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J].
郑世泽 ;
李秀丽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9, 7 (02) :45-46+77
[7]   中国湿地初步遥感制图及相关地理特征分析 [J].
牛振国 ;
宫鹏 ;
程晓 ;
虢建宏 ;
王琳 ;
黄华兵 ;
沈少青 ;
吴昀昭 ;
王晓风 ;
王显威 ;
应清 ;
梁璐 ;
张丽娜 ;
王雷 ;
姚谦 ;
杨镇钟 ;
郭子祺 ;
戴永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2) :188-203
[8]   近50年来三江平原北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分析 [J].
侯伟 ;
匡文慧 ;
张树文 ;
张养贞 ;
李颖 .
生态环境, 2006, (04) :752-756
[9]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J].
徐涵秋 .
遥感学报, 2005, (05) :589-595
[10]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