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涛动对冬季北京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6
作者
许国宇 [1 ]
马晓青 [2 ]
机构
[1] 北京市房山区气象局
[2]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极端低温事件; 北极涛动; 气温距平; 气温方差; 西伯利亚高压; 欧亚阻塞形势;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1.02.012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951-2009年冬季北京观象台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和NCAR/NCEP逐日海平面气压、500hPa高度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对北京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9 a冬季北极涛动指数与北京极端低温事件显著负相关,有56.7%(57%)的冷夜(冷日)发生在月AO负异常时期,仅17%(20.7%)的冷夜(冷日)发生在月AO正异常时期。进一步分析表明,当AO负位相时,北京地区冷空气暴发的关键系统容易发展,即对流层中层欧亚北部地区易出现阻塞形势,低层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时频相关 [J].
孙卫国 ;
朱业玉 ;
王记芳 ;
顾万龙 ;
程炳岩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31 (04) :1-7
[2]   河南省气温变化与北极涛动指数的关系研究 [J].
顾万龙 ;
孙除荣 ;
朱业玉 ;
程炳岩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1) :28-34
[3]   1957-2000年东北地区春季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北极涛动的关系 [J].
王冀 ;
江志红 ;
张海东 ;
娄德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1) :41-45
[4]   关于平流层异常影响对流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进展 [J].
胡永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7) :713-720+769
[5]   北极区近30年环流的变化及对中国强冷事件的影响 [J].
李峰 ;
矫梅燕 ;
丁一汇 ;
金荣花 .
高原气象 , 2006, (02) :209-219
[6]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7]   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日气温方差的显著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朱锦红 .
科学通报, 2004, (05) :487-492
[8]   近百年北极涛动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学报, 2003, (04) :559-568
[9]   冬季北极涛动和华北冬季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J].
何春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1) :1-7
[10]   冬季北极涛动对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以及海冰范围的可能影响(英文) [J].
武炳义 ;
王佳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2, (02) :29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