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卢宝红
张义荣
魏良明
杜如珊
刘华伟
李建生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3] 新郑市农业局
关键词
玉米; 淀粉; 近红外; 轮回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玉米HS-1群体的淀粉含量进行了两轮混合选择。两轮选择后群体的淀粉含量由68.15%增加到69.27%,实际增益为1.64%,提高了1.02倍,平均每轮增益0.84%。并对粒重的相关响应做了简要分析,分析发现,两轮粒重增益不同,C0为0.356g,C1为0.340g,C2为0.363g,两轮选择后的实际增益为1.97%。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中综2号玉米综合种含油量11个周期轮回选择效果分析 [J].
宋同明 .
作物杂志, 1994, (06) :8-11
[2]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大麦粗蛋白含量 [J].
王成 .
新疆农业科学, 2000, (02) :68-70
[3]  
High intensity selection for percent oil in corn. Miller R L,Dudley J W,Alexander. Crop Science . 1981
[4]  
Ninegy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for oil and protein in maize. Dully J W,Lambert R J. Maydica . 1992
[5]  
Genetic analysis of cross among strains divergently selected for percent oil and protein. Dudley. Crop Science . 1977
[6]  
玉米深加工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尤新编著, 1999
[7]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NIRDRSA)在作物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J].
李庆春 ;
王文真 ;
张玉良 ;
贺微仙 ;
杨金华 ;
林澄菲 ;
李宗智 .
作物学报, 1992, (03) :235-240
[8]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 [J].
谢振江 ;
张锦芬 ;
Lazar Kojic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