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27
作者
赵俊兴 [1 ]
黄德才 [1 ]
罗媛 [1 ]
吕强 [2 ]
朱平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南部; 晚三叠世; 延长组; 储集层评价; 成岩作用; 演化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评价和预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低渗储层,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长6段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长6段砂岩在该盆地北部具"高长石、低石英"、南部具"低长石、高石英"特点,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差;②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环边绿泥石形成、烃类侵位作用及高岭石化作用等,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该储层早期砂岩孔隙丧失的根本原因,胶结作用是造成后期储层岩石致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133 +133-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申晓莉 ;
李凤杰 ;
陈义才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496-501
[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申晓莉 ;
罗媛 ;
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3) :389-394
[3]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4]   粘土矿物绿泥石对碎屑储集岩孔隙的保护 [J].
朱平 ;
黄思静 ;
李德敏 ;
刘援朝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53-156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J].
史基安 ;
王金鹏 ;
毛明陆 ;
王琪 ;
郭正权 ;
郭雪莲 ;
卢龙飞 .
沉积学报, 2003, (03) :373-380
[6]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黄思静 ;
武文慧 ;
刘洁 ;
沈立成 ;
黄成刚 .
地球科学, 2003, (04) :4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