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夏大豆品种的脂肪品质及其遗传改良途径分析

被引:13
作者
徐冉
张礼凤
王彩洁
李星华
李伟
戴海英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山东; 夏大豆; 脂肪品质; 脂肪酸; 遗传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脂肪品质的优劣取决于不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比例。为了解山东省夏大豆品种脂肪品质,探讨大豆脂肪品质的改良途径,本研究对727份山东省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粗脂肪含量为13.9%24.0%,其中硬脂酸占脂肪总量的1.6%5.5%,平均3.3%;软脂酸为7.1%14.5%,平均12.1%;油酸为14.2%34.4%,平均21.6%;亚油酸为43.9%61.4%,平均54.3%;亚麻酸为4.9%13.6%,平均8.7%。通过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可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各种脂肪酸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9**0.417**,利用其相关性可以有效改善大豆脂肪中不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大豆脂肪品质。脂肪酸与生育日数、株高、百粒重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95**0.402**。利用这些相关性,通过农艺性状可间接选择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改良大豆的脂肪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 [J].
王连铮 ;
傅玉清 ;
赵荣娟 ;
王岚 ;
裴颜龙 ;
李强 .
大豆科学, 2001, (04) :266-269
[2]   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简报) [J].
徐豹 ;
路琴华 ;
胡传璞 ;
郑惠玉 .
吉林农业科学, 1984, (02) :92-92
[3]  
新编大豆食品加工技术[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宋俊梅, 2002
[4]  
Changes in agronon-mic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with selection for reduced palmiticacid content in soybean .2 GJ Rebetzke,JW Burton,TE Carter,et al. Crop Scienc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