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东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比较

被引:4
作者
李玲萍 [1 ,2 ]
李岩瑛 [2 ]
奚立宗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3] 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平原区; 山区; 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5站(凉州区、民勤、永昌、古浪、乌鞘岭)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不同强度降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a来,河西走廊东部共出现3次暴雨天气,其中平原区出现2次,山区出现1次,都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减少趋势,而山区总降水日数、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总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减少,中雨的贡献最小,山区总雨日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小雨频率的增加,大雨的贡献最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近47a来总降水强度和小雨、大雨降水强度都表现出一定增强趋势,而中雨强度都有变小的趋势;平原区和山区总降水强度增强主要体现在小雨、大雨降水强度的增强,中雨的贡献很小;河西走廊东部平原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总体都呈增加趋势;平原区小雨、大雨的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中雨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山区小雨、中雨的贡献率总体呈减少趋势,大雨贡献率总体为增加趋势;平原区年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小雨和大雨的贡献,山区则主要是大雨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甘肃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李栋梁, 2000
[12]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J].
李栋梁 ;
魏丽 ;
蔡英 ;
张存杰 ;
冯建英 ;
杨青 ;
袁玉江 ;
董安祥 .
冰川冻土, 2003, (02) :135-142
[13]   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 [J].
李栋梁 ;
冯建英 ;
陈雷 ;
刘洪兰 ;
张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04-110
[14]   祁连山北麓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蓝永超 ;
仵彦卿 ;
康尔泗 ;
张济世 ;
胡兴林 .
兰州大学学报, 2001, (04) :125-132
[15]   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分析 [J].
李耀辉 ;
李栋梁 ;
赵庆云 .
高原气象, 2001, (02) :158-164
[16]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变率及其与前期下垫面热力状况的关系 [J].
龚道溢 ;
史培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11-215
[17]   我国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 [J].
刘小宁 .
灾害学, 1999, (01) :54-59
[18]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19]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26
[20]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陈隆勋 ;
邵永宁 ;
张清芬 ;
任阵海 ;
田广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2) :16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