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2
作者
宋伟卫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刑事和解; 被害人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恢复性司法以其全新的理念在中国得到大力的推崇,被害人的保护、节省司法资源和死刑控制是恢复性司法运动在我国兴起的主要动因。为了引导恢复性司法的发展,一些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都制定了关于恢复性司法的规范性文件,并有效地探索出三种运行模式。当然,对恢复性司法也存在一些争议,包括被害人保护以及恢复性司法运行的障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成熟的恢复性司法体系,恢复性司法将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恢复性司法理论对中国刑诉改革的可能意义 [J].
周长军 ;
高建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40-146
[2]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6, (05) :15-30
[3]   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 [J].
唐芳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4) :55-63
[4]  
人格刑法导论.[M].张文;刘艳红;甘怡群著;.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