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德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被引:4
作者
:
沈兆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宣传部
沈兆乾
机构
:
[1]
上海大学宣传部
来源
:
教育评论
|
2009年
/ 04期
关键词
:
道德教育;
隐性课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
030505 ;
摘要
:
道德教育是一种全时空的学习,充斥着学习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学校德育光靠显性课程的教学显然不够,需开发德育的隐性课程,以符合德育"行—知—行"的内在规律与要求。现行的显性课程与大力开发的隐性课程相辅相成,才能使德育取得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谭伟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谭伟平
[J].
现代大学教育,
2004,
(06)
: 58
-
63
[2]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何玉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邮编
何玉海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04)
: 34
-
36
[3]
制度与制度文明
董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
董建新
[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8,
(01)
: 8
-
13
[4]
潜在课程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靳玉乐著, 1996
←
1
→
共 4 条
[1]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谭伟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谭伟平
[J].
现代大学教育,
2004,
(06)
: 58
-
63
[2]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何玉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邮编
何玉海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04)
: 34
-
36
[3]
制度与制度文明
董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
董建新
[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8,
(01)
: 8
-
13
[4]
潜在课程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靳玉乐著,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