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招掖矿集区巨量金质来源和流体成矿效应

被引:51
作者
邓军
杨立强
刘伟
孙忠实
李新俊
王庆飞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关键词
大型矿集区; 金质来源; 流体循环; 成矿效应; 胶东招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胶东招掖大型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多来源的复杂过程。胶东群正变质岩的原岩———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初始矿源岩 ;太古代 元古代胶东群、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为中间矿源岩 ;中生代剪切重熔岩浆岩———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直接提供者 ;郭家岭型花岗岩还起到“热机”作用 ;而蓬莱群及滦家河型花岗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较小。金的成矿作用是在古老地幔分异出的太古代拉斑玄武岩基础上 ,经韧性剪切→区域变质→岩浆重熔等构造热动力作用逐步富集的过程。岩浆侵入后 ,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凸形热场 ,是流体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成矿流体的流速可以促进混合热液的生长 ,剪切破碎带是强烈输运 反应耦合成矿的有利场所。地幔富C H O流体、中 下部地壳富硅流体、浅 表部富硫流体 3个层次流体相互沟通、混合 ,导致流体循环持续时间增长 ,萃取围岩有用元素增多 ,成矿元素丰度升高 ,并最终形成胶东招掖金矿集中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胶东地区壳-幔作用与金成矿效应
    邓军
    杨立强
    方云
    丁式江
    王建平
    孟庆芬
    [J]. 地质科学, 2000, (01) : 60 - 70
  • [2]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
    邓军
    杨立强
    翟裕生
    孙忠实
    陈学明
    [J]. 地球科学, 2000, (01) : 71 - 78
  • [3] 金、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
    孙忠实
    邓军
    翟裕生
    杨立强
    王喜臣
    孟庆芬
    [J]. 现代地质, 1999, (03) : 329 - 333
  • [4]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
    邓军
    翟裕生
    杨立强
    肖荣阁
    孙忠实
    [J]. 地学前缘, 1999, (02) : 122 - 130
  • [5] 论成矿系统
    翟裕生
    [J]. 地学前缘, 1999, (01) : 14 - 28
  • [6] 论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
    邓军
    翟裕生
    杨立强
    方云
    阎卫东
    [J]. 现代地质, 1998, (04) : 38 - 45
  • [7] 含金岩石形变系与元素调整分配相关性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董法先
    李中坚
    陈柏林
    王建平
    [J]. 地球学报, 1998, (03) : 57 - 64
  • [8] 山东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SHRIMP研究及其意义
    苗来成
    罗镇宽
    黄佳展
    关康
    L.G.Wang
    N.J.McNaughton
    D.I.Groves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 207 - 213
  • [9] 元素迁移的分维结构、级序路径及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存在的理论依据
    周永章,卢焕章
    [J]. 地球化学, 1995, (01)
  • [10] 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化蚀变带Rb-Sr等时线的研究及测定
    张振海
    张景鑫
    叶素芝
    [J]. 贵金属地质, 1993, (01) : 26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