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

被引:9
作者
刘云生
杨振武
陈红
廖宗廷
周征宇
陈焕疆
机构
[1]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潜江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4] 上海
[5] 湖北 潜江
[6] 上海
关键词
秦岭; 大别山; 造山期; 隐伏断层; 推覆体; 江汉盆地; 盆地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秦蛉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着向西南逆冲推覆的前锋构造,平面上表现为一系列向西南凸出的弧形构造,横向上前锋构造具有递推性和分带性的特点。由根带向前锋带,纵向上具有5个滑脱层,发育台阶式、双重逆冲、叠瓦扇、对冲构造和反冲构造等不同的构造型式。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对江汉盆地形成和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隐伏前锋带是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隐伏前锋构造的反转控制了晚白垩世-始新世初期盆地特征,隐伏前锋带的构造以及所造成的边界条件对中-晚始新世走滑拉分盆地形成及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秦岭南部推覆带地质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J].
杨振武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1) :160-166
[2]   东秦岭南带沉积盆地性质和演化 [J].
徐强 ;
翟刚毅 ;
杨志华 ;
楼雄英 .
矿物岩石, 2001, (03) :27-33
[3]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岭构造特征 [J].
徐汉林 ;
沈扬 ;
丁晓 ;
徐嘉炜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4) :285-290
[4]   东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新探索 [J].
廖宗廷 ;
周祖翼 ;
陈军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77-81
[5]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