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量

被引:40
作者
卢晓东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务部
关键词
学习量; 创新人才; 钱学森之问; 教学计划; 范式陷阱; 减负;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5.06.11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学习量是高等教育组织管理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我国大陆高校学习量要求彼此不同但总体很高。专业课程传承范式,过高的学习量会将学生拉入范式陷阱,使学生成为常规科学家因而制约了他们突破范式的创造力发展。通过增加学习量、强化基础可培养出创新者的天真观念缺少坚实理论和现实基础。突破范式的创新者在关键期需要清空旧存的解释框架和概念体系,但陷入范式陷阱的研究者在关键期会不自觉地以旧模式解释新问题和新现象,这是范式陷阱制约创造力的另一种解释。学习量过多地区和国家大学生的创造力可能受到制约而表现较差;学生创造力很强地区和国家大学的学习量较少,这个猜想可以在地理和历史两个维度得到检验,这增强了范式陷阱概念的说服力和启发性。本科教育学习量过高会导致过度教育和浪费,会挤压学生自我学习和消化思考的时间,挤压教师的科研时间而导致双重浪费。研究表明,本科教育存在适度学习量,适度学习量应当在130140学分之间。国家应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对学习量有所限制,这有助于回答钱学森之问。学习量与范式陷阱概念同时也是中小学减负政策努力的哲学基础,并在广义上对终身学习者具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本科课程评估结果群体特征研究 [J].
董礼 ;
薛珊 ;
卢晓东 .
中国大学教学, 2015, (02) :87-92
[2]   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发展现状:成就与挑战——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调研专家调查分析 [J].
朱红 ;
陈晓宇 .
高等理科教育, 2014, (05) :19-27+34
[3]   超越因材施教 [J].
卢晓东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10) :3-17
[4]   本科教育质量核心数据再探讨 [J].
卢晓东 .
中国大学教学, 2013, (03) :29-36
[5]   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进程与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 [J].
卢晓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5) :96-104
[6]   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钟春玲 .
高等理科教育, 2009, (02) :104-107
[7]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22
[8]  
蒙田随笔集[M]. 立信会计出版社 , (法) 蒙田 (Montaigne, 2012
[9]  
个人知识[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著, 2000
[10]  
北京大学学制沿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杜勤,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