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

被引:32
作者
王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字本位;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实验报告;
D O I
10.16131/j.cnki.cn44-1669/g4.2005.03.008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字本位”理论把“字”看作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汉语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离心、向心两种结构方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 以“字”为核心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词的能产性与常用性这对矛盾。由此,本文提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在传统的逐词处理的基础上,穿插国内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组词扩词法”,并以比较多样的手段加以强化。本着这一原则,作者于2003-2004学年第2学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言系2-2A和2- 2B两个平行班的口语课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验。实验持续一个学期,经初、中、末3次专项水平测试检验,发现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其平均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 检验)。由此验证了在词汇教学中合理运用“字本位”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率这一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 [J].
任瑚琏 .
世界汉语教学, 2002, (04) :78-85+4
[2]   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J].
贾颖 .
汉语学习, 2001, (04) :78-80
[3]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J].
吕必松 .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04) :3-11
[4]   “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生成机制 [J].
徐通锵 .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01) :24-34
[5]   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 [J].
徐通锵 .
语文研究, 1997, (03) :2-16
[6]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潘文国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