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批判

被引:21
作者
舒志定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教育思想; 马克思存在论思想; 教育思想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9 [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探索马克思阐释教育的思想方式,揭示马克思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之间"本质性"差异,是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一项基本任务。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重要特征或者是把追求超越现实社会世界的某个因素(如抽象的理念、抽象的道德、抽象的人性、幻想的上帝等)作为教育目的,或者是把改善人的心智世界设定是教育目的。不论哪种情况,人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马克思强调现实社会是阐释教育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目的是把人养成实践活动的"主体",其建构阐释教育问题的存在论思想方式,为解决有关人的教育问题的争论提供了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学校人文教育的质疑与重构——简议威廉·V·斯潘诺斯的《教育的终结》 [J].
舒志定 .
江苏高教, 2011, (04) :6-9
[2]   马克思“实践”概念与杜威“行动”概念之比较 [J].
蒋晓东 ;
龙佳解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2) :61-64
[3]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J].
吴晓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7-14
[4]  
教育学的历史与哲学基础.[M].(美) 古特克;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5]  
学校与社会.[M].(美) 费恩伯格; (美) 索尔蒂斯;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  
普通教育学.[M].(德)底特利希·本纳(DietrichBenner)著;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西方教育思想史.[M].林玉体著;.九州出版社.2006,
[8]  
论教育学.[M].(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  
再生产.[M].(法)P.布尔迪约(PierreBourdieu);(法)J.-C.帕斯隆(Jean-ClaudePasseron)著;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10]  
跨越边界.[M].(美)亨利·A.吉罗克斯(HenryA.Giroux)著;刘惠珍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