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构造圈闭特征与含油气性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余一欣 [1 ]
汤良杰 [1 ]
马达德 [2 ]
马玉杰 [3 ]
张启全 [2 ]
谭万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青海油田研究院
[3] 塔里木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构造圈闭; 断裂; 古构造; 同沉积构造; 含油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圈闭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对油气聚集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柴达木盆地构造圈闭以背斜、断背斜、断鼻和断块为主,主要分布在七个泉—油砂山—东柴山、红沟子—南翼山—碱石山—落雁山、冷湖零号—冷湖七号—马海以及中内部等4个NW走向的密集分布区带内.构造圈闭的平面展布主要受应力作用状况、构造变形程度和断裂发育状况等因素控制.平衡剖面复原结果表明构造圈闭主要开始形成于古新世和中新世,主要定型于中新世、上新世和第四纪.喜山运动控制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构造圈闭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圈闭含油气性综合分析表明,生烃凹陷附近的古构造圈闭和同沉积构造圈闭应该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89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研究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马达德 ;
张跃中 ;
张启全 ;
谭万金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11-14+87
[2]   柴达木盆地“厚顶”构造及其形成机理 [J].
王明儒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4) :277-280
[3]   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J].
徐凤银 ;
彭德华 ;
侯恩科 .
石油学报, 2003, (04) :1-6
[4]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地球科学, 2002, (06) :757-762
[5]   柴达木北缘中生代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郭巍 ;
董清水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333-339
[6]   柴西地区近南北向构造系统及其控油作用分析 [J].
李玉喜 ;
庞雄奇 ;
汤良杰 ;
姜振学 ;
周瑞年 ;
蒋武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65-68
[7]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J].
王明儒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12+5
[8]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J].
戴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21-124
[9]   柴达木震旦纪—三叠纪盆地演化研究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张明利 ;
张兵山 ;
由福报 ;
骆静 .
地质科学, 1999, (03) :289-300
[10]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鸿祯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