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候指数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适用性

被引:33
作者
郑有飞 [1 ]
尹继福 [2 ]
吴荣军 [1 ,3 ]
叶殿秀 [4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国家气候中心
[7] 不详
关键词
热气候指数; 气象参数; 指标; 问卷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3 [温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夏季舒适度预报质量,该文根据国际生物气象研究学会制定的体感指标计算软件和国内现行指标的计算方法,引进并修正了热气候指数(UTCI),根据对2009年8月21—25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5名军训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资料,对比验证了国内外多种指标,结果表明:国内指标基本能够表征人体热感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热气候指数较其他体感指标能更好地表达人体实际热舒适度,结合天气数值预报结果和SolAlt模型预报的太阳辐射,非常适宜作为南京市人体舒适度的预报指标。热气候指数的建立,提高了南京市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评定方法 [J].
陈辉 ;
黄卓 ;
田华 ;
吴昊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4) :451-457
[2]   热浪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方法研究 [J].
刘建军 ;
郑有飞 ;
吴荣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151-156
[3]   用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研究哈尔滨热舒适状况 [J].
陈莉 ;
李帅 ;
周永吉 ;
张洪梅 .
气象, 2008, (01) :72-79
[4]   多普勒天气雷达短时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J].
杨洪平 ;
张沛源 ;
程明虎 ;
王斌 ;
肖艳姣 ;
张亚萍 .
暴雨灾害, 2007, (02) :184-190
[5]   AREM中尺度暴雨模式降水预报试验 [J].
李俊 ;
沈铁元 ;
宋星原 ;
张利平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1) :13-17+24
[6]   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 [J].
刘清春 ;
王铮 ;
许世远 .
资源科学, 2007, (01) :133-141
[7]   中尺度数值模式在IBMP690上的并行测试 [J].
周昆 ;
王东勇 ;
朱红芳 ;
江双五 .
气象科学, 2006, (06) :6651-6654
[8]   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气象条件分析 [J].
朱燕君 ;
)陈峪 ;
李庆祥 ;
熊安元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S1) :35-41
[9]   人体舒适度指数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J].
秦海超 ;
王玮 ;
周晖 ;
王林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6, (02) :63-66
[10]   山东省人体舒适度区域特征研究 [J].
杨成芳 ;
薛德强 ;
李长军 .
气象, 2004, (10)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