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探讨——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为例

被引:6
作者
汤小橹 [1 ]
金晓斌 [1 ]
李洁 [2 ]
魏东岳 [2 ]
李朝旗 [1 ]
周寅康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荆州市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考核体系; 多因素综合分析; 耕地占补平衡; 荆州;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2.008
中图分类号
F301.0 [土地政策];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制度的发展以及目前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拟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新机制要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此项制度的规范发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由基础控制指标系统和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组成的二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并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尚待完善,建立严格、规范、细致、有效的考核体系是促进此项制度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 [J].
张琳 ;
张凤荣 ;
薛永森 ;
严良政 .
资源科学, 2007, (06) :114-119
[2]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研究 [J].
王世忠 ;
胡文霞 ;
刘卫东 .
农机化研究, 2007, (08) :13-16
[3]   补充耕地约束体系研究 [J].
任青达 ;
赵小敏 ;
吴萍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3) :45-50
[4]   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方法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J].
夏天 ;
周勇 ;
杨钢桥 ;
戴维彬 ;
陈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48-50
[5]   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 [J].
王秀芬 ;
陈百明 ;
毕继业 .
资源科学, 2005, (06) :28-33
[6]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驱动下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谭永忠 ;
吴次芳 ;
王庆日 ;
周炼清 ;
严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27-734
[7]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3, (05)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