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研建

被引:18
作者
董利虎
李凤日
贾炜玮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立木生物量; 基础模型; 相容性模型;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12.06.016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数据,选出了红松人工林总量与各分量最优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的方法,分别以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的方案建立了总量及各分量(地上、根、干、枝、叶和树冠)之间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加权回归的方法进行异方差的消除。结果表明:最优基础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相关指数R2为0.80~0.99,模型拟合率EF为0.82~0.98;在模型的预测精度方面,总生物量和各分量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绝大多数在82%以上,其中树干生物量的预测精度最高,树叶生物量的预测精度最低。总体来看,采用以总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方法建立的相容性模型效果稍好,总量与各分量生物量最优基础模型与相容性模型的各项拟合和检验指标差异不大,这2种形式的生物量模型均能很好地预估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樟子松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J].
贾炜玮 ;
李凤日 ;
董利虎 ;
赵鑫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01) :6-13
[2]   含度量误差的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J].
董利虎 ;
李凤日 ;
贾炜玮 ;
刘福香 ;
王鹤智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10) :2653-2661
[3]   贵州省人工马尾松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方程研建 [J].
曾伟生 ;
夏忠胜 ;
朱松 ;
罗洪章 .
林业科学, 2011, 47 (03) :96-101
[4]   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J].
罗云建 ;
张小全 ;
王效科 ;
朱建华 ;
侯振宏 ;
张治军 .
林业科学, 2009, 45 (08) :129-134
[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形状的模拟(英文) [J].
李凤日 .
林业科学, 2004, (05) :16-24
[6]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综述 [J].
项文化 ;
田大伦 ;
闫文德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3) :57-60+64
[7]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
[8]   一种生物量模型构建的新方法 [J].
胥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5-40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
[10]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J].
胥辉 ;
刘伟平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