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燃用贫煤1025 t/h锅炉的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被引:11
作者
李争起
陈智超
孙锐
吴少华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EI-DRB型燃烧器; 空气动力场; 空气温度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223.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了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并针对某厂采用EI-DRB型燃烧器设计燃用贫煤的1025t/h锅炉稳燃能力差,不能燃用设计煤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室冷态试验及锅炉冷、热态试验,得出了新型的燃烧器结构,并将下层8只燃烧器改造为新型燃烧器。试验表明,中心给粉燃烧器的回流区最大直径、长度与燃烧器最外层直径之比分别为1.40和1.89,可卷吸足够的高温烟气及时点燃煤粉,得出了外二次风叶片角度、一次风量、二次风量及三次风对燃烧器出口射流的影响规律:在实际运行参数下,EI-DRB型燃烧器没有回流区,不利于稳定燃烧。得出了二次风挡板开度和给粉机转数对燃烧器出口处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采用新型燃烧器后,锅炉效率提高,当电负荷降至140 MW时,锅炉可以不投油稳定运行,在燃用贫煤、无烟煤和贫煤的混煤时(混合比为1:1),锅炉在高负荷和低负荷下均可稳定运行。锅炉NOx排放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适用于1025t/h燃煤锅炉的浓淡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J].
陈智超 ;
李争起 ;
孙锐 ;
吴少华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4) :193-198
[2]   内二次风旋流强度对PAX燃烧器出口流场的影响 [J].
石伟 ;
周志军 ;
周俊虎 ;
赵翔 ;
曹欣玉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2003, (01) :2168-2172
[3]   低NOx排放的“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 [J].
吴少华 ;
李争起 ;
孙绍增 ;
孙锐 ;
陈力哲 .
机械工程学报, 2002, (01) :108-111
[4]   中心风对旋流煤粉燃烧器性能的影响 [J].
王磊 ;
李争起 ;
郝金波 ;
宋资勤 ;
吴少华 ;
秦裕琨 .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06) :63-67
[5]   新型低NOx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研究 [J].
魏铜生 ;
蒋宏利 ;
惠世恩 ;
徐通模 .
动力工程, 2000, (01) :539-542
[6]   可控煤粉浓淡旋流燃烧器着火稳燃的简化模型及其在旋流回流区中的应用 [J].
刘建忠 ;
姚强 ;
曹欣玉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0) :33-37
[7]   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PDA实验研究 [J].
李志强 ;
李荣先 ;
崔龙铉 ;
周力行 ;
李文健 ;
陈泽荣 ;
张恩仲 .
电站系统工程, 1999, (03)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