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粮油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联合污染状况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李可
丘汾
杨梅
梁肇海
周海涛
机构
[1] 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粮食; 食用油;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3.04.019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地区市售粮食和食用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AFs)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得到的238份粮油食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色谱法测定AFB1、AFB2、AFG1和AFG2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大米、米制品、小麦粉、玉米粉、食用油中总黄曲霉毒素阳性率分别为35.3%、33.8%、13.9%、46.7%和24.5%。其中定型包装大米AFs阳性率(26.5%)与散装大米AFs阳性率(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长江以北地区出产的大米AFs阳性率(27.3%)与长江以南地区出产的大米AFs阳性率(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7,P<0.05)。米制品、小麦粉和玉米粉仅检出黄曲霉毒素B1和B2。食用油中AFB1、AFB2、AFG1和AFG2阳性率分别为24.5%、24.5%、11.3%和3.8%。AFB1超标率为5.66%,超标样本全部为作坊生产的无牌散装自榨花生油。结论深圳市售大米、食用油存在4种黄曲霉毒素联合污染的状况,污染以黄曲霉毒素B1和B2为主。深圳市售南北两地产大米污染状况有差异,散装包装大米污染状况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福建省市售花生及花生制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 [J].
邱文倩 ;
傅武胜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 (10) :2446-2448
[2]   黄曲霉毒素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 [J].
庄振宏 ;
张峰 ;
李燕云 ;
袁军 ;
杨燕凌 ;
林玲 ;
汪世华 .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08) :1522-1525
[3]   黄曲霉毒素在粮食和食品中的危害及防治 [J].
吴丹 .
粮食加工, 2007, (03) :91-94
[4]   中国人群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评估 [J].
王君 ;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 (03) :238-240
[5]   黄曲霉毒素M1的危害、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进展 [J].
张东升 ;
赵晓联 ;
赵春城 ;
蔡建荣 ;
蔡正森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 (03) :266-269
[6]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M]. 旅游教育出版社 , 凌强编著, 2006
[7]   The effect of chemical treatment on reduction of aflatoxins and ochratoxin A in black and white pepper during washing [J].
Jalili, M. ;
Jinap, S. ;
Son, R. .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PART A-CHEMISTRY ANALYSIS CONTROL EXPOSURE & RISK ASSESSMENT, 2011, 28 (04) :48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