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特征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分析

被引:18
作者
范虎
赵团结
丁艳来
邢光南
盖钧镒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连锁不平衡(LD); 群体结构; 地理分化; 全生育期遗传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传分化。不论是共线性组合,还是非共线性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存在,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大量重组;野生群体D′平均值为0.34,高值多,比栽培大豆高,说明野生群体发生过更多的重组,保留下较高的LD。采用H-W平衡模型将野生群体聚成4类,模型聚类亚群划分与地理生态分类相关、有交叉,推测各地理亚群体发生过材料的迁移。各地理亚群经长期自然选择,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还有新生的与绝灭的,因此,各地理亚群间产生明显的等位基因分化。与地理生态性状全生育期关联的有15个位点160个等位变异,其中,亚群特有等位变异共58个,来自14个位点,同一位点可以在多个亚群体产生不同的特有等位变异,其效应从南至北逐渐下降,这说明生态区间不仅有强烈的遗传分化,而且是有规律的遗传分化。【结论】中国野生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共线、非共线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4个生态亚群体间位点高度遗传分化,产生大量地区特有等位变异,全生育期还表现由南向北降效的规律性遗传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栽培及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化和演化关系研究 [J].
文自翔 ;
赵团结 ;
丁艳来 ;
盖钧镒 .
科学通报, 2009, (21) :3301-3310
[2]   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QTL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J].
张军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34 (12) :2059-2069
[3]   亚洲大豆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和群体分化研究 [J].
张军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1) :3511-3520
[4]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 [J].
文自翔 ;
赵团结 ;
郑永战 ;
刘顺湖 ;
王春娥 ;
王芳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07) :1169-1178
[5]   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特异性分析 [J].
丁艳来 ;
赵团结 ;
盖钧镒 .
生物多样性, 2008, (02) :133-142
[6]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J].
赵茹 ;
程舟 ;
陆伟峰 ;
卢宝荣 .
科学通报, 2006, (09) :1042-1048
[7]   中国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核心资源构建 [J].
赵丽梅 ;
董英山 ;
刘宝 ;
郝水 ;
王克晶 ;
李向华 .
科学通报, 2005, (10) :992-999
[8]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 [J].
田清震 ;
盖钧镒 ;
喻德跃 ;
吕慧能 ;
贾继增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5) :480-485
[9]   中国不同纬度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SSR分析 [J].
赵洪锟 ;
王玉民 ;
李启云 ;
张明 ;
庄炳昌 .
大豆科学, 2001, (03) :172-176
[10]   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茎叶性状的多态性及其地理分布 [J].
庄炳昌 ;
徐航 ;
王玉民 ;
路琴华 ;
徐豹 ;
李福山 .
作物学报, 1996, (05) :58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