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贫困县中小学生零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6
作者
冉旭 [1 ]
张丽娟 [2 ]
李燕 [2 ]
殷建忠 [2 ]
张雪辉 [2 ]
徐芳 [2 ]
池开胜 [3 ]
高蓓 [2 ]
杨解顺 [2 ]
机构
[1] 昆明学院云南
[2] 昆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
[3] 云南省营养学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零食; 健康教育; 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1.4 [合理营养];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探讨贫困地区中小学行之有效的零食营养教育模式,以增强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贫困地区4所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和1所中学的初中生为目标人群。基线调查四~六年级823名小学生和661名初中生的零食营养KAP,采用综合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前仅有4.2%的学生听说过《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干预后有60.6%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或看见过该指南(χ2=1 078.24,P<0.01)。干预后,调查对象对牛奶营养价值的回答正确率提高22.1%(χ2=193.38,P<0.01)。对维生素C与坏血病关系的回答正确率提高43.0%(χ2=554.04,P<0.05)。干预前后学生对奶类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掌握均较好,干预后提高2.1%(χ2=2.78,P>0.05)。干预后,大部分学生对零食相关知识有正确认识。调查对象干预后选择零食主要考虑是营养因素的正确认知率提高23.2%(χ2=208.01,P<0.01)。86.39%的学生认为了解零食消费指南的相关知识对自己有很大帮助;94.15%愿意接受零食与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89.4%的人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及他人;而对在了解零食消费指南之后,有91.91%的人将严格按照或基本按照该指南来做。结论综合性的营养教育方法对贫困农村儿童少年进行零食的营养知识教育具有实际意义,该方法值得在贫困地区农村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715 / 17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萧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5) :462-463
[2]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的现状调查 [J].
马冠生 ;
胡小琪 ;
吴瑾 ;
马文军 ;
杨育林 ;
居建云 .
营养学报, 2001, (02) :177-180
[3]   广州市儿童少年零食行为现况调查 [J].
杜琳 ;
林月桢 ;
任亚琦 ;
马文军 ;
马冠生 .
中国校医, 2000, (05) :325-326
[4]  
现代营养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美)B.A.鲍曼(BarbaraA.Bowman),(美)R.M.拉塞尔(RobertM.Russell)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