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不同翘嘴红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44
作者
王伟 [1 ]
陈立侨 [1 ]
顾志敏 [2 ]
彭士明 [1 ]
李云凯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可量性状; 框架结构;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7个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三支,南湾、兴凯湖、太湖和养殖群体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首先聚为一支,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聚为另一支,而浮桥河群体则相对独立为一支。三个分支中浮桥河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主成分分析显示,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等31项形态特征中头部和尾部的长度对各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中,太湖、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间的差异最为显著。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7个不同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90%。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7个不同群体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应用三种多元分析方法可以将各群体有效地区分开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
    姚景龙
    陈毅峰
    李堃
    严云志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01) : 11 - 17
  • [2] 尼罗罗非鱼品系间形态差异分析
    李思发
    李晨虹
    李家乐
    [J]. 动物学报, 1998, (04) : 75 - 82
  • [3] 东湖异养细菌群落的分类结构和聚类分析
    李勤生
    蔡庆华
    华俐
    刘建康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1, (03) : 242 - 254
  • [4]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水华的多元分析
    蔡庆华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0, (01) : 22 - 31
  • [5] Gorgonio Ruiz-Campos,Faustino Camarena-Rosales,Alejandro Varela-Romero,Sergio Sánchez-González,Jorge De La Rosa-Vélez.Morphometric variation of wild trout populations from northwestern Mexico (Pisces : Salmonidae)[J].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2003
  • [6] Advances in morph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fishery stocks
    Steven X. Cadrin
    [J].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00, 10 : 91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