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

被引:14
作者
姚景龙
陈毅峰
李堃
严云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中华鮡; 前臀鮡; 形态差异; 物种有效性; 主成分分析; 中国西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华与前臀物种的有效性问题,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作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为分类性状的相关性提供了数学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与前臀的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前者之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后者反之;2)前者尾柄高大于前鼻孔至眼前缘距离后者反之;3)前者脂鳍基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小于尾柄高,后者反之。据主成分分析及显著性t值检验结果。笔者观点与原文献作者观点完全一致,中华与前臀应是两个不同独立种。两物种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等行为有关的性状特征上,而且也是对不同小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大眼华鳊和伍氏华鳊的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
    张鹗
    谢仲桂
    谢从新
    不详
    [J]. 水生生物学报 , 2004, (05) : 511 - 518
  • [2] 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郑冰蓉
    张亚平
    肖春杰
    肖蘅
    昝瑞光
    [J]. 遗传学报, 2004, (09) : 976 - 982
  • [3] 网翅蝗科四种蝗虫的RAPD多态性研究
    张建珍
    马恩波
    郭亚平
    陈东华
    王燕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4, (02) : 212 - 217
  • [4] 副沙鳅属的多变量形态分析
    杨军山
    陈毅峰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4, (01) : 10 - 16
  • [5] 我国华鳊属鱼类形态差异及其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谢仲桂
    谢从新
    张鹗
    [J]. 动物学研究, 2003, (05) : 321 - 330
  • [6] 蛇鮈属鱼类的形态度量学研究
    杨秀平
    张敏莹
    刘焕章
    不详
    [J]. 水生生物学报 , 2003, (02) : 164 - 169
  • [7] 中国似鮈属鱼类的形态变异及地理分化研究
    杨秀平
    张敏莹
    刘焕章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 281 - 285
  • [8] 鲂属鱼类形态度量学研究
    蔡鸣俊
    张敏莹
    曾青兰
    刘焕章
    [J].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6) : 631 - 635
  • [9] 应用形态度量学方法对中华纹胸鮡和福建纹胸鮡物种有效性的研究
    谢仲桂
    张鹗
    何舜平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 169 - 172
  • [10] 平鳍鳅科鱼类的分类学研究
    唐文乔
    陈宜瑜
    [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01)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