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13
作者
丁蕾 [1 ,2 ]
吴小根 [1 ]
王腊春 [1 ]
章锦河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关键词
水体旅游; 可持续发展; 评价; 熵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定量评价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划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开发条件与潜力五个子系统,共设28个指标因子,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系数。对南京市三处典型水体旅游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依次为金牛湖(0.896)、珍珠泉(0.883)与外秦淮河(0.796)。金牛湖在环境层面特别出色,珍珠泉在其余层面都位列第一。外秦淮河开发条件与潜力最好,但在其余层面均处于末位。针对具体评价数据,就三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亟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体旅游地游客感知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J].
丁蕾 ;
吴小根 ;
王腊春 ;
章锦河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53-1461
[2]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J].
丁蕾 ;
吴小根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183-187
[3]   江汉运河滨水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J].
李世霞 ;
田至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5) :50-55
[4]   都市文化型河流旅游开发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 [J].
沈虹 ;
冯学钢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5) :542-545
[5]   郴州市水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J].
黄静波 .
经济地理, 2005, (05) :745-748
[6]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地理学报, 2005, (02) :209-218
[7]   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崇明为例 [J].
袁雯 ;
Philip James ;
杨凯 .
地理研究, 2003, (04) :484-494
[8]   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 [J].
全华 ;
陈田 ;
杨竹莘 .
地理学报, 2002, (05) :619-624
[9]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J].
胡善风 .
地理科学, 2002, (03) :371-374
[10]   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J].
方创琳 ;
Yehua Dennis Wei .
地理学报, 2001, (05) :56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