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针板直流正负电晕发展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20
作者
刘民 [1 ]
唐炬 [1 ,2 ]
潘成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直流; 电晕; 放电阶段; 针板模型; 空间电荷; 放电参数;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405019
中图分类号
TM83 [高电压试验设备及测量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为了探明干燥空气中直流电压下电晕放电发展过程,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开展了针–板模型不同极间距离下的正负电晕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实验电压的增加,正电晕逐步经历猝发性流注放电、周期性流注放电、辉光放电及刷状放电等过程;负电晕逐步经历Trichel放电初期和中期、锯齿状放电及辉光放电等过程。当在电压增幅相同下针–板间距增加时,正电晕流注阶段脉冲幅值及重复率变化较小,刷状流注阶段脉冲幅值与重复率变化较大,增加幅度均减小,脉冲幅值峰值减小,重复率峰值增加;负电晕Trichel放电阶段,脉冲幅值增加幅度减小,脉冲幅值峰值减小,重复率增加幅值减小,重复率峰值相近。正负电晕发展过程变化不同,原因均可归结于针-板间正负空间电荷迁移速率不同,电荷迁移过程中加强或削弱电离区域电场方式不同导致电离电荷的聚集、消散方式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18 / 10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空气湿度对直流电晕放电影响的研究.[D].徐明铭.山东大学.2014, 10
[2]  
空气中流注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模型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彭庆军.重庆大学.2012, 05
[3]  
高压直流局部放电的模糊识别及去噪策略.[D].牛海清.华南理工大学.2009, 10
[4]   直流高压下GIS支柱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特性 [J].
王邸博 ;
唐炬 ;
刘凯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9) :3073-3081
[5]   不同气压下SF的局部放电分解特性 [J].
唐炬 ;
胡瑶 ;
姚强 ;
何建军 ;
张晓星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8) :2257-2263
[6]   棒-板电极直流负电晕放电过程中重粒子特性的仿真研究 [J].
廖瑞金 ;
刘康淋 ;
伍飞飞 ;
杨丽君 ;
周之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4) :965-971
[7]   地表紫外辐射对棒-板间隙正极性直流放电的影响 [J].
舒立春 ;
杨占刚 ;
蒋兴良 ;
胡琴 ;
邱宗奎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1) :1-8
[8]   棒—板电极直流负电晕放电特里切尔脉冲的微观过程分析 [J].
伍飞飞 ;
廖瑞金 ;
杨丽君 ;
刘兴华 ;
汪可 ;
周之 .
物理学报, 2013, 62 (11) :348-357
[9]   负直流电晕流注脉冲特性随气压和湿度变化的规律 [J].
卞星明 ;
惠建峰 ;
黄海鲲 ;
王黎明 ;
关志成 ;
陈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0) :134-142
[10]   直流下局部放电序列信号检测与特性分析 [J].
司文荣 ;
李军浩 ;
袁鹏 ;
郭弘 ;
罗勇芬 ;
李彦明 .
电工技术学报, 2010, 25 (03) :16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