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102
作者
温仲明
焦峰
刘宝元
卜耀军
焦菊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杨凌,北京,杨凌,杨凌
关键词
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 土壤养分; 相关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8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在显域生境下,植被自然演替过程虽然趋向于该区原有植物群落类型,但经过40~50年的时间,仍未形成灌丛或稀树等群落,分布较多的仍是长芒草、铁杆蒿、白羊草、大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等群落类型.从植被恢复时间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来看,除全P外(P>0.05),有机质、全N、速效氮、速效钾的变化极显著(P<0.001),速效磷变化较显著(0.050.05),全P与速效磷二者相关性也不明显(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J].
张俊华 ;
常庆瑞 ;
贾科利 ;
陈涛 ;
岳庆玲 ;
李云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38-41
[2]   黄土半干旱区刺槐和侧柏林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分级研究 [J].
张光灿 ;
刘霞 ;
贺康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858-862
[3]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李洪建 ;
王孟本 ;
柴宝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515-519
[4]   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分析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海春兴 ;
付金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3-58
[5]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6]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7]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19-122+94
[8]   海南琼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杨小波 ;
张桃林 ;
吴庆书 .
生态学报, 2002, (02) :190-196
[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灌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杜锋 .
林业科学, 2001, (04) :50-57
[10]   植被破坏对黄土高原加速侵蚀及土壤退化过程的影响 [J].
查轩 ;
黄少燕 .
山地学报, 2001, (02)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