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练红 [1 ]
周海涛 [1 ]
陈维建 [1 ]
李广华 [2 ]
李木进 [2 ]
周光怀 [1 ]
盛建华 [1 ]
李红霞 [1 ]
肖灿霞 [1 ]
徐一兰 [3 ]
机构
[1] 南县南洲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2] 南县明山头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3]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再生稻; 洞庭湖平原; 播种期; 留桩高度;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4.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区不同播种期和留桩高度条件下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明确该区域适宜的播种期和留桩高度,以黄华占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4月15日播种的再生稻产量最高,达3 486.8 kg/hm2;留桩高度为30 cm的再生稻产量最高,为3 474.5 kg/hm2;4月15日播种、且留桩高度为30 cm的两季水稻产量最高,为13 933.5kg/hm2。由此可见,在洞庭湖平原区采用直播方式作再生稻,以4月15日左右播种、留桩高度30~40 cm,能获得较高的两季水稻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丰源优272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J].
何水清 ;
周明火 ;
王玉猛 .
中国稻米, 2013, 19 (05) :104-105
[2]   播种期对轻简栽培方式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J].
柳开楼 ;
秦江涛 ;
张斌 .
土壤, 2012, 44 (04) :686-695
[3]   江苏沿海农区直播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J].
卞同洋 ;
陈益楼 ;
蔡立万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0) :34-37
[4]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刘爱中 ;
邹冬生 ;
屠乃美 ;
刘飞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7) :5120-5121+5172
[5]   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 [J].
张桂莲 ;
屠乃美 ;
袁菊红 ;
刘鹏 ;
张顺堂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29-232
[6]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J].
陈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389-393
[7]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J].
熊洪 ;
冉茂林 ;
徐富贤 ;
洪松 .
作物学报, 2000, (03) :297-304
[8]  
中国再生稻栽培[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施能浦, 1999
[9]  
Rice direct seeding: Experienc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 M. Farooq,Kadambot H.M. Siddique,H. Rehman,T. Aziz,Dong-Jin Lee,A. Wahid.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