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被引:16
作者
刘进娜 [1 ]
谢鸣 [1 ]
高秀兰 [2 ]
赵荣华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脾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 退热机制;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02.062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共3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注射LPS法复制脾虚发热模型。每周测体温1次。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每天ig(6.83 g.kg-1),正常组和脾虚发热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5 d。第22天AM 8:00脾虚发热组和补中益气汤2组大鼠ip脂多糖(LPS,80μg.kg-1)诱导发热,正常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大鼠ip LPS后30,60,120,180,220 min肛温及绘制体温曲线,测定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上抬,各观察点体温均明显升高,下丘脑PGE2和cAM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发热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下移,下丘脑PGE2和cAM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用,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LPS对正常和脾虚大鼠体温的影响 [J].
刘进娜 ;
谢鸣 ;
高秀兰 ;
赵荣华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08) :197-199
[2]   灰关联聚类法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大鼠气虚发热的效果 [J].
刘瑜彬 ;
王晖 ;
唐晓峰 ;
薛漫清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8) :124-128
[3]   粉防己碱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 [J].
罗福玲 ;
赵恒光 ;
章卓 ;
李洪忠 ;
万敬员 ;
周岐新 .
中成药, 2010, 32 (08) :1304-1308
[4]   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抗炎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张美玉 ;
李贻奎 ;
闫位娟 ;
林成仁 ;
金龙 ;
张金艳 ;
何萍 ;
孙伟伟 ;
郝伟 ;
李连达 .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09) :775-779
[5]   TRPV1对LPS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中Ca2+浓度和cAMP含量的影响 [J].
王乐 ;
王兰兰 ;
曹宇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 25 (01) :51-55
[6]   也谈“气虚发热”之病机与治疗 [J].
柴琳 ;
徐云生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 (06) :49-51
[7]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28例附视频 [J].
宋丽君 ;
王娣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 (05) :452-453
[8]   补中益气汤对家兔脾虚发热模型体温、脑脊液PGE和PO/AH区组织cAMP含量的影响 [J].
张恩户 ;
赵勤 ;
侯建平 ;
赵燕平 ;
刘继平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3, (09) :1529-1552
[9]   “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 [J].
谢鸣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2) :11-12
[10]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25例 [J].
张明昕 ;
孙博郎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1)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