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被引:16
作者:
刘进娜
[1
]
谢鸣
[1
]
高秀兰
[2
]
赵荣华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来源:
关键词:
脾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
退热机制;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02.062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共3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注射LPS法复制脾虚发热模型。每周测体温1次。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每天ig(6.83 g.kg-1),正常组和脾虚发热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5 d。第22天AM 8:00脾虚发热组和补中益气汤2组大鼠ip脂多糖(LPS,80μg.kg-1)诱导发热,正常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大鼠ip LPS后30,60,120,180,220 min肛温及绘制体温曲线,测定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上抬,各观察点体温均明显升高,下丘脑PGE2和cAM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发热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下移,下丘脑PGE2和cAM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用,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