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致密储层裂缝分布预测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勉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梓洋
[
1
]
杨柏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对外合作部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柏松
[
2
]
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魏伟
[
3
]
李启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李启菊
[
3
]
机构
: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对外合作部
[3]
不详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14年
/ 35卷
/ 02期
关键词
:
基岩潜山;
裂缝预测;
致密储层;
贝尔凹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贝尔凹陷基岩潜山储层属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预测致密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寻找优质储层、提高油气藏勘探成功率的前提和保障。文章根据贝尔凹陷基岩顶面构造形态及基底断层分布特征,利用"曲率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对"与褶皱相关裂缝"和"与断裂相关裂缝"成因的两种裂缝发育带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贝尔凹陷基岩顶面与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沿构造走向分布,分布于贝西次凹贝302-贝13井及贝D4井东部、贝中断隆带霍10井周边及贝42-贝16井一线、贝中次凹内希13-希5-德8井附近。与断裂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西南部及中部、贝中断隆带贝30井附近、贝中次凹东北部德8井附近及西南部希5井周边。岩心观察表明贝16井基岩潜山顶部主要发育构造曲率控制下的溶蚀性裂缝,与裂缝预测结果相一致,证明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构造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朱志澄主编, 1999
[12]
地应力场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宋惠珍等著, 1990
[13]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与油气渗流规律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周新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周新桂
;
操成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操成杰
;
袁嘉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袁嘉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98
-404
[14]
地下构造裂缝分布规律及其预测
[J].
孙焕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孙焕泉
;
王加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王加滢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3)
:83
-85+109
←
1
2
→
共 14 条
[11]
构造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朱志澄主编, 1999
[12]
地应力场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宋惠珍等著, 1990
[13]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与油气渗流规律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周新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周新桂
;
操成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操成杰
;
袁嘉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袁嘉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98
-404
[14]
地下构造裂缝分布规律及其预测
[J].
孙焕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孙焕泉
;
王加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王加滢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3)
:83
-85+109
←
1
2
→